捐款徵信 友站連結
最新訊息公告 關於學會 阿含經選譯 學會課程 活動花絮
 
阿含經選譯第一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二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三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四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五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六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七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八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九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十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十一冊
 
阿含經選譯第十二冊
 

  首頁 > 阿含經選譯 > 阿含經選譯第四冊
 
 
◎雜阿含351經 ◎雜阿含373經 ◎雜阿含404經 ◎雜阿含406經
◎雜阿含421經 ◎雜阿含449經    
 
雜阿含351經

1.如是我聞:一時,尊者那羅、尊者茂師羅、尊者殊勝、尊者阿難,住舍衛國象耳池側。
以下是我所聽到的:曾經有一次,尊者那羅、尊者茂師羅、尊者殊勝、尊者阿難,住在舍衛城的象耳池邊。

2.爾時,尊者那羅語尊者茂師羅言:「有異信、異欲、異聞、異行覺想、異見審諦忍,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,所謂生故有老死,不離生有老死耶?」
有一次,尊者那羅問尊者茂師羅:「除了信心、除了意欲、除了傳聞、除了合理的審慮、除了見審諦忍之外,尊者茂師羅是否有如是的智見:緣生而有老死,不離生而有老死?」

3.尊者茂師羅言:「有異信、異欲、異聞、異行覺想、異見審諦忍,有如是正自覺知見生,所謂有生故有老死,不異生有老死,如是說有。」
尊者茂師羅回答說:「除了信心、除了意欲、除了傳聞、除了合理的審慮、除了見審諦忍之外,我有如是的智見:緣生而有老死,不離生而有老死。」


4.「尊者茂師羅!有異信乃至異忍,得自覺知見生,所謂有滅、寂滅、涅槃耶?」
尊者那羅又問:「尊者茂師羅!除了信心、除了意欲、除了傳聞、除了合理的審慮、除了見審諦忍之外,尊者茂師羅是否有如是的智見:因為生滅而老死滅?乃至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?」

5.尊者茂師羅答言:「有異信乃至異忍,得自覺知見生,所謂有滅、寂滅、涅槃。」
尊者茂師羅回答說:「除了信心、除了意欲、除了傳聞、除了合理的審慮、除了見審諦忍之外,我有如是的智見:因為生滅而老死滅,乃至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」

6.復問尊者茂師羅:「有滅則寂滅、涅槃說者,汝今便是阿羅漢諸漏盡耶?」
又問尊者茂師羅:「你說:『我有如是的智見: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』所以你是諸漏已盡的阿羅漢嗎?」

7.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。第二,第三問,亦默然不答。
尊者茂師羅默然不答。雖然尊者那羅第二次、第三次作如是問,尊者茂師羅依然默然不答。

8.爾時,尊者殊勝語尊者茂師羅:「汝今且止,我當為汝答尊者那羅。」
此時,尊者殊勝告訴尊者茂師羅:「你先暫時默然,讓我來為你回答尊者那羅所提的問題。」

9.尊者茂師羅言:「我今且止,汝為我答。」
尊者茂師羅說:「好的,我就暫時默然,讓你來為我回答尊者那羅所提的問題。」

10.爾時,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:「有異信乃至異忍,得自覺知見生,所謂有滅則寂滅、涅槃。」
於是,尊者殊勝告訴尊者那羅:「除了信心、除了意欲、除了傳聞、除了合理的審慮、除了見審諦忍之外,我有如是的智見:緣生而有老死,乃至因為生滅而老死滅,乃至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」

11.時尊者那羅問尊者殊勝言:「有異信乃至異忍,得自覺知見生,所謂有滅則寂滅、涅槃者,汝今便是漏盡阿羅漢耶?」
尊者那羅又問尊者殊勝:「你說:『除了信心、除了意欲、除了傳聞、除了合理的審慮、除了見審諦忍之外,我有如是的智見:緣生而有老死,乃至因為生滅而老死滅,乃至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』所以你是諸漏已盡的阿羅漢嗎?」

12.尊者殊勝言:「我說有滅則寂滅、涅槃,而非漏盡阿羅漢也。」
尊者殊勝回答說:「我說:『我有如是的智見: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』但是,我不是諸漏已盡的阿羅漢。」

13.尊者那羅言:「所說不同,前後相違!如尊者所說,有滅則寂滅、涅槃,而復言非漏盡阿羅漢耶!」
尊者那羅又問:「你前後的說法是互相違背的!你說:『我有如是的智見:緣生而有老死,乃至因為生滅而老死滅,乃至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』可是,你又說不是諸漏已盡的阿羅漢!」


14.尊者殊勝語尊者那羅言:「今當說譬,夫智者以譬得解。如曠野路邊有井,無繩、無罐得取其水。時有行人,熱渴所逼,繞井求覓,無繩、無罐,諦觀井水,如實知見而不觸身。如是我說有滅則寂滅、涅槃,而自不得漏盡阿羅漢。」
於是,尊者殊勝告訴尊者那羅:「我現在要說一個譬喻。凡是有智慧的人,聽了譬喻之後,便可了解義理。譬如在野外的路邊有一口井,但是沒有可以取水的繩子與桶子。此時有一個旅行者,受到熱渴的逼迫,想要飲用井水,可是他遍尋四週,找不到可以取水的繩子與桶子,他確實來到井邊,也如實看見井水,卻未能以身碰觸井水。同理,雖然我說:『我有如是的智見:緣生而有老死,乃至因為生滅而老死滅,乃至有滅即是寂滅、涅槃。』但是,我不是諸漏已盡的阿羅漢。」

15.爾時,尊者阿難語尊者那羅言:「彼尊者殊勝所說,汝復云何?」
於是,尊者阿難問尊者那羅:「對於尊者殊勝的說法,你是否有什麼要說的?」

16.尊者那羅語尊者阿難言:「尊者殊勝善說真實,知復何言!」
尊者那羅回答尊者阿難:「尊者殊勝所善說的是真實的,我沒有什麼要說的!」

17.時彼正士各各說已,從座起去。
這四位尊者聽了彼此的說法之後,彼此都很歡喜地接受,起座回到各自的住處。

雜阿含373經

1.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以下是我所聽到的:曾經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。

2.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有四食,資益眾生,令得住世,攝受長養。云何為四?謂一、麁摶食,二、細觸食,三、意思食,四、識食。」
有一次,世尊告訴比丘眾:「有四種食,能資助利益眾生,令得住立於世間,並能攝受長養〔於未來〕。是哪四種食呢?一是麁摶食,二是細觸食,三是意思食,四是識食。」

3.「云何比丘觀察摶食?譬如有夫婦二人,唯有一子,愛念將養。欲度曠野嶮道難處,糧食乏盡,飢餓困極,計無濟理。作是議言:正有一子,極所愛念,若食其肉,可得度難,莫令在此三人俱死。作是計已,即殺其子,含悲垂淚,強食其肉,得度曠野。云何比丘!彼人夫婦共食子肉,寧取其味,貪嗜美樂與不?」
「諸比丘!如何觀察摶食呢?譬如有夫婦二人,以及令他們感到可愛、可念的獨子。他們三人走在曠野危險難行的路上,可是他們的糧食耗盡,飢餓困頓,卻沒有解決之道。於是,夫婦二人商議:『我們正好有一個兒子,雖然是令我們感到可愛、可念的獨子,可是如果我們吃他的肉,就可以讓我們度過這個難關,而不會讓我們三人困死在這裡。』夫婦二人決議之後,便殺死獨子,忍受悲傷,含著眼淚,勉強地食用獨子的肉,終於越過曠野危險難行的路。諸比丘!你們認為如何?彼等夫婦二人食用獨子的肉,是否為了肉味,貪嗜美味與享樂呢?」

4.答曰:「不也,世尊!」
比丘眾回答說:「不是的,世尊!」

5.復問比丘:「彼強食其肉,為度曠野嶮道與不?」
又問比丘眾:「他們勉強地食用獨子的肉,是否只是為了越過曠野危險難行的路?」

6.答言:「如是,世尊!」
比丘眾回答說:「是的,世尊!」

7.佛告比丘:「凡食摶食,當如是觀!如是觀者,摶食斷、知;摶食斷、知已,於五欲功德貪愛則斷。五欲功德貪愛斷者,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,於五欲功德上有一結使而不斷者;有一結繫故,則還生此世。」
佛陀告訴比丘眾:「凡是受用摶食者,應當如是觀察!如是觀察者,於摶食斷、知;於摶食斷、知之後,則能捨斷五種欲望的貪愛。捨斷五種欲望的貪愛者,我不見彼多聞聖弟子,於五種欲望上還有任何未斷除的結縛;如果還有結縛尚未斷除,則還會再受生於此世間。」

8.「云何比丘觀察觸食?譬如有牛,生剝其皮,在在處處,諸蟲唼食,沙土坌麈,草木針刺。若依於地,地蟲所食;若依於水,水蟲所食;若依空中,飛蟲所食;臥起常有苦毒此身。如是比丘!於彼觸食,當如是觀!如是觀者,觸食斷、知;觸食斷、知者,三受則斷;三受斷者,多聞聖弟子於上無所復作,所作已作故。」
「諸比丘!如何觀察觸食呢?譬如有一隻牛,活生生地被剝皮,在任何地方,他都會被蟲一點一點的咬牠,乃至沙土灰塵,一切的草木,對牠而言都是針刺。如果牠依止於地上,牠會被依止於地上的蟲一點一點的咬牠;如果牠依止於水中,牠會被依止於水中的蟲一點一點的咬牠;如果牠依止於空中,牠會被依止於空中的蟲一點一點的咬牠;不論是躺臥或是起身,牠都會遭受種種的苦痛。如是諸比丘!於彼觸食,應當如是觀察!如是觀察者,於觸食斷、知;於觸食斷、知者,則能捨斷三受;捨斷三受者,彼多聞聖弟子沒有什麼更上應作之事,因為應作已作。」


9.「云何比丘觀察意思食?譬如聚落、城邑邊,有火起,無煙、無炎。時有士夫,聰明、黠慧,背苦、向樂,厭死、樂生,作如是念:彼有大火,無煙、無炎,行來當避,莫令墮中,必死無疑。作是思惟,常生思願,捨遠而去。觀意思食,亦復如是。如是觀者,意思食斷、知;意思食斷、知者,三愛則斷;三愛斷者,彼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,所作已作故。」
「諸比丘!如何觀察意思食呢?譬如在聚落、城市的附近,有大火燃燒,但是不見煙、也不見焰。有一個人,是聰明黠慧者,厭苦、欲樂,欲生、不欲死,他作如是念:彼處有大火燃燒,但是不見煙、也不見焰,應當避免前往,切莫墮入火中,否則必死無疑。作如是思惟之後,常作思願,捨離遠去。觀察意思食,也是如此。如是觀察者,於意思食斷、知;於意思食斷、知者,則能捨斷三愛;捨斷三愛者,彼多聞聖弟子沒有什麼更上應作之事,因為應作已作。」

10.「諸比丘!云何觀察識食?譬如國王,有防邏者,捉捕劫盜,縛送王所,如前須深經廣說。以彼因緣受三百矛苦,覺晝夜苦痛。觀察識食,亦復如是。如是觀者,識食斷、知;識食斷、知者,名色斷、知;名色斷、知者,多聞聖弟子於上更無所作,所作已作故。」
「諸比丘!如何觀察識食呢?譬如有國王的巡邏,捉到盜賊,將他綑綁之後,送到國王的面前,稟報國王說:『大王!此人是盜賊,請大王將他治罪。』國王說:『將罪犯帶下去,雙手反綁,鳴鼓遊行,遍遊城中,然後再把他帶到城外刑罰罪犯的處所,在他的身體四肢,刺以百矛。』於是,典刑者接受國王的命令,將此盜賊帶走,雙手反綁,鳴鼓遊行,遍遊城中,然後再把他帶到城外刑罰罪犯的處所,在他的身體四肢,刺以百矛。到了中午,國王問典刑者:『罪犯還活著嗎?』典刑者回答說:『罪犯還活著。』國王又下令典刑者:『再刺以百矛。』到了黃昏時,又再刺以百矛,罪犯依舊沒死。此盜賊因為被處以刺三百矛的刑罰,日夜都遭受極大的痛苦。觀察識食,也是如此。如是觀察者,於識食斷、知;於識食斷、知者,則於名色斷、知;於名色斷、知者,彼多聞聖弟子沒有什麼更上應作之事,因為應作已作。」

11.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佛陀如是說完之後,諸比丘對於佛陀所說,都很歡喜地接受。

雜阿含404經

1.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摩竭國人間遊行。王舍城、波羅利弗,是中間竹林聚落,大王於中作福德舍。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,於中止宿。
以下是我所聽到的:曾經有一次,佛陀在摩竭陀國遊行。摩竭陀國王,在王舍城與波羅利弗城之間的竹林聚落,建造了一個精舍。當時,世尊與比丘眾都住在這個精舍中。

2.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當行,共至申恕林。」
有一次,世尊告訴比丘眾:「你們與我一起前往申恕林吧!」

3.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,到申恕林,坐樹下。
於是,世尊與比丘眾來到申恕林中,坐在樹下。

4.爾時,世尊手把樹葉,告諸比丘:「此手中葉為多耶?大林樹葉為多?」
於是,世尊用手抓了一把申恕林樹葉,問比丘眾:「你們認為如何?在我手中的樹葉比較多,或者是在樹林中的樹葉比較多?」

5.比丘白佛:「世尊手中樹葉甚少,彼大林中樹葉,無量百千億萬倍,乃至算數譬類不可為比。」
比丘眾回答說︰「在世尊手中的樹葉是極為少數的,在樹林中的樹葉是不可計數的,若比起世尊手中的樹葉,則是超過百千萬億倍,甚至是無法以算術來譬喻的。」

6.「如是諸比丘!我成等正覺,自所見法,為人定說者,如手中樹葉。所以者何?彼法義饒益,法饒益,梵行饒益,明慧正覺,向於涅槃。如大林樹葉,如我成等正覺,自知正法,所不說者,亦復如是。所以者何?彼法非義饒益,非法饒益,非梵行饒益,明慧正覺,正向涅槃故。是故諸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「同理,諸比丘!我成就等正覺之後,在我所知見之法中,已為人宣說的部分,猶如在我手中的樹葉。為什麼呢?諸比丘!因為這是有義利的,於法有益,於梵行有益,是明慧、正覺,正向涅槃。然而,在樹林中的樹葉,猶如我成就等正覺之後,在我所知見之法中,沒有為人宣說的部分。為什麼呢?諸比丘!因為這是沒有義利的,於法無益,於梵行無益,非明慧、正覺,不正向涅槃。是故諸比丘!於此四聖諦,未現證無漏慧者,應當生起增上心,精勤努力,以各種方法修習,具足正念、正知,以現證無漏慧。」

7.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佛陀如是說完之後,諸比丘對於佛陀所說,都很歡喜地接受。

 

雜阿含406經

1.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。
以下是我所聽到的:曾經有一次,佛陀住在毘舍離城,靠近獼猴池邊的大林重閣講堂。

2.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譬如大地,悉成大海。有一盲龜,壽無量劫,百年一出其頭。海中有浮木,止有一孔,漂流海浪,隨風東西。盲龜百年一出其頭,當得遇此孔不?」
有一次,世尊問比丘眾:「譬如一切大地,悉皆成為大海。有一隻壽命無量劫的盲龜,每一百年才會伸頭一次,露出海面。在大海中,有一塊隨著波浪,東漂西流的浮木,而此浮木只有一個孔。每一百年才會伸頭一次露出海面的盲龜,是否能夠將頭伸進這塊浮木的孔中呢?」

3.阿難白佛:「不能,世尊!所以者何?此盲龜若至海東,浮木隨風或至海西,南、北、四維,圍遶亦爾,不必相得。」
阿難回答佛陀:「不能,世尊!為什麼呢?如果此盲龜在海東,有可能浮木隨風漂流至海西,或是南、北、四維,或是到處漂流,不一定能夠將頭伸進這塊浮木的孔中。」

4.佛告阿難:「盲龜浮木,雖復差違,或復相得;愚癡凡夫漂流五趣,暫復人身,甚難於彼。所以者何?彼諸眾生不行其義,不行法,不行善,不行真實,展轉殺害,強者陵弱,造無量惡故。是故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陀告訴阿難:「盲龜與浮木,有可能相差甚遠,但也有可能相遇將頭伸進浮木的孔中;然而,在五趣中輪迴流轉的愚癡凡夫,要重回人趣,得到人身,是比盲龜將頭伸進浮木的孔中更加地困難。為什麼呢?諸比丘!因為彼等眾生行無義行,不行法行,不行善行,不行真實行,彼此殺害,強者欺凌弱者,造作無量惡行。是故諸比丘!於此四聖諦,未現證無漏慧者,應當生起增上心,精勤努力,以各種方法修習,具足正念、正知,以現證無漏慧。」

5.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
佛陀如是說完之後,諸比丘對於佛陀所說,都很歡喜地接受。
雜阿含421經

 

1.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。
以下是我所聽到的:曾經有一次,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。

2.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汝等共行至深嶮巖。」
有一次,世尊告訴比丘眾:「你們跟我一起到深嶮巖。」

3.諸比丘白佛:「唯然,世尊!」
比丘眾回答說︰「是的,世尊!」

4.爾時,世尊與諸大眾,至深嶮巖,敷座而坐,周匝觀察深嶮巖已,告諸比丘:「此巖極大深嶮。」
於是,世尊與比丘眾,一同前往深嶮巖,到達之後,所有人都舖設座位而坐。世尊環顧深嶮巖之後,告訴比丘眾:「在此深嶮巖,有極為陡峭的深淵。」 

5.時有異比丘,從座起,整衣服,為佛作禮,合掌白佛言:「世尊!此極深嶮,然復有一極深嶮,極嶮於此,甚可怖畏者不?」
於是,有一位比丘,從座起身,整理衣服,頂禮佛足,恭敬合掌,問佛陀︰「世尊!這個深淵,的確是個又大又令人怖畏的深淵。然而,是否還有比這個深淵,更大,更令人怖畏的深淵呢?」

6.佛知其意,即告言:「如是比丘!此極深嶮,然復有大深嶮嶮於此者,甚可怖畏。謂諸沙門、婆羅門,於苦聖諦不如實知,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不如實知。彼於生本諸行樂著,於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生本諸行樂著;而作是行,老病死、憂悲惱苦行轉增長故,墮於生深嶮之處,墮於老病死、憂悲惱苦深嶮之處。如是比丘!此則大深嶮,嶮於此者。是故比丘!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,當勤方便,起增上欲,學無間等。」
佛陀了知他的心意,便回答說:「有的,比丘!這個深淵,的確是個又大又令人怖畏的深淵。然而,還有比這個深淵,更大,更令人怖畏的深淵。有沙門、婆羅門,不如實知苦聖諦,不如實知苦集聖諦、苦滅聖諦、苦滅道跡聖諦。他們樂著於導致生的諸行,他們樂著於導致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的諸行。因為他們樂著於導致生的諸行,他們樂著於導致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的諸行,所以導致生的諸行現起,導致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的諸行現起。因為導致生的諸行現起,導致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的諸行現起,所以他們落入生的深淵,落入老病死、憂悲惱苦的深淵。因為他們不得從生解脫,不得從老病死、憂悲惱苦解脫,所以我說他們不得從苦解脫。比丘!這就是更大,更令人怖畏的深淵。是故諸比丘!於此四聖諦,未現證無漏慧者,應當生起增上心,精勤努力,以各種方法修習,具足正念、正知,以現證無漏慧。」

7.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佛陀如是說完之後,諸比丘對於佛陀所說,都很歡喜地接受。
 
雜阿含449經

1.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以下是我所聽到的:曾經有一次,佛陀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。

2.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眾生常與界俱,與界和合。如是廣說,乃至勝心生時與勝界俱,鄙心生時與鄙界俱。殺生時與殺界俱;盜;婬;妄語;飲酒心時,與飲酒界俱。不殺生時與不殺界俱;不盜;不婬;不妄語;不飲酒時與不飲酒界俱。是故諸比丘!當善分別種種界。」
有一次,世尊告訴比丘眾:「諸比丘!因為界的緣故,眾生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這是什麼意思呢?不善意向的眾生與不善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善意向的眾生與善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勝解意向的眾生與勝解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卑劣意向的眾生與卑劣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殺生意向的眾生與殺生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偷盜、邪婬、妄語、飲酒意向的眾生與偷盜、邪婬、妄語、飲酒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不殺生意向的眾生與不殺生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不偷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飲酒意向的眾生與不偷盜、不邪婬、不妄語、不飲酒意向的眾生,聚集在一起,結合在一起。是故諸比丘!應當學習善分別種種界。」

3.佛說是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
佛陀如是說完之後,諸比丘對於佛陀所說,都很歡喜地接受。

 
 
 
中華三德佛教學會 Tiguna Buddhist Society
捐款帳戶
電話:02-2876-5866
手機:0978-018-560
Email:tgbs009@tiguna.org.tw
內政部核准字號:台內社字第 1000039338
統一編號: 26659654
國泰世華銀行 013 (天母分行)
戶名:中華三德佛教學會許能對 
帳號:012-03-000477-7
郵政劃撥帳號: 5019 3853
戶名:中華三德佛教學會許能對
郵政劃撥帳號:4162 8664
戶名:方惟泰(釋宗恆)
       
中華三德版權所有 Copyright © 2011 Tiguna. All Rights Reserved. 建議使用IE瀏覽器(最佳解析度1024*768以上)